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为啥古代官员补服

提到“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个贬义词,在《辞海》中曾被解释为“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说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在明清小说中也将这词用为贬义词,用来骂道德败坏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衣冠禽兽”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其实是褒义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似乎观众们也从古装剧中看到了官员穿的官服上面其实是绣着动物的,虽然不清楚具体类别,但将“衣冠禽兽”用在这里形容朝服的话,古代将动物分为飞禽走兽,如此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个成语还是非常贴切的。众所周知,皇帝穿的是龙袍,是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这是皇帝专用的朝服,还有一种蟒袍,这也是经常听到的,龙袍和蟒袍看起来似乎都是长龙绕身,但皇家用的龙是五趾,五爪金龙,而官员穿的则是四爪龙,也就是蟒,但这也足够象征着官员的地位了,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仅是蟒袍的话,还不足以区分文武百官的地位,如此才会有了官服上的飞禽走兽,品类繁多,制作精细,工艺复杂。根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的官服上面绣禽,武官的官服上面绘兽,等级不一样的官员,历朝历代的官员基本都是按照九品正从划分,我们经常听说的“九品芝麻官”基本就是处于最底层的正式官员,而他们所用的飞禽和走兽自然都是各自不同的。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分了种类还不够,官服的颜色也需要区分,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不管怎么说,穿上了朝廷指定的官服,那就是正式官员了,总是比平民老百姓高一个阶级的,所以当初“衣冠禽兽”刚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代表了普通人对于官员的羡慕之情。不过随着朝代的变迁,“衣冠禽兽”有了新的涵义。明代的宦官之祸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当然是不好的名声,从朱棣开始发展的宦官势力一直到明朝中晚期,宦官之祸彻底爆发,他们专权腐败,连带着整个朝廷都是黑暗腐朽,文臣武将一直遵循的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被抛却。为国为民的统治阶级开始欺压贫民百姓,他们无恶不作,从百姓的父母官变成了匪盗瘟神,原本是称赞的“衣冠禽兽”变成了斥骂官员的词语,道德败坏的官员被称为“衣冠禽兽”,后来这个词扩大为指代道德败坏的人。因为明清时期的官服前胸后背都是用着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补服”,到了清朝,仍然是在沿用补服制度,只不过官服上绣的图案又与明朝有所区别,从前明朝文官官服上绣的是双禽,如今改用单禽,所绣的动物也有所区别,具体变动为: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则是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犀牛,八品犀牛(七八品区别在帽饰上体现),九品海马。这种以飞禽走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相传最早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在《旧唐书》中记载着依官员品级、职司分别赐予不同动物章纹绣袍的做法,金元时期又有了胸背纹样,服装上位于前胸、后背处的纹样,元朝的胸背直接织、绣于服装上,其纹样种类众多,有云龙纹、凤穿牡丹、鹰逐兔、花间卧鹿等,但这些都是为了装饰应景,并没有政治目的,而在明朝才有了有了正式制度和记载。从前的朝代用别的方法区分过朝服,比如周天子穿戴的“六冕”祭祀礼服,《后汉书》中记载的“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隋书》中记载着“(百官)朝服,冠,帻簪导,白笔,绛纱单衣,白纱内单,皂领、袖,皂襈,革带,钩灊,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襈,舄,绶,剑,佩。从五品已上,陪祭、朝飨、拜表,凡大事则服之。六品已下,从七品已上,去剑、佩、绶,余并同。”一直到唐朝,才有了用颜色来区分官员等级。尽管历朝历代的官服制度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区分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高低贵贱,这就是封建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另外皇帝和官员也不仅仅是只有朝服,还有公服和常服,在不同的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这些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即便在现代人看来是繁文缛节,但古代人总是能一丝不苟地执行,因为大中华是礼仪文明的象征,即使现代的我们不需要穿这些繁复的古装,也需要对古代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iyanchac.com/wlzl/10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